close
他們,為何捨台灣的頂尖大學?
【聯合晚報/記者游婉琪/台北報導】
|
目前就讀香港中大建築系二年級李愷說,香港因為中西合璧的英國殖民背景和鄰近中國大陸地緣關係,台灣學生到香港求學,不但可以同時接觸東西文化,更比到歐美國家更快融入。
設備、師資 比台灣高教體系豐沛
李愷想念建築設計相關科系,申請成大工業設計、商業設計、台科大創意設計等科系均錄取,比較台港高教環境後,最後選擇香港中文大學建築系就讀。
李愷說,香港文化很特別,校內有來自大陸、韓國、日本、歐美等國的學生,可以互相學習,整體學風比台灣積極,幾乎每個人都會申請海外交換。香港學校無論是軟硬體設備還是師資,都比台灣高教體系豐沛。
李愷認為,有興趣到香港念書的高中生,應把心打開,畢竟到陌生環境求學不比觀光,好事壞事都看得到。部分老師會以粵語和學生對談,到當地他才發現,粵語比想像中還不容易學,吃了一陣子苦頭才慢慢適應。
一學期最多只修六門課 有時間好好複習
香港大學理學院大一學生簡瑞霖,當年幾乎除了台大醫科外,其他校系都百分百錄取。簡瑞霖說,當初秉持著換環境的心態,來到了港大,希望在陌生環境中挑戰自我。
他指出,港大的課程安排和台灣不同,學生一學期最多只能修六門課,但每門課都要投入許多時間精力,不像台灣的大學,學生課表總是很滿,課餘時間沒法好好複習。
簡瑞霖說,港大的學生通常很獨立,每個人都必須對自己的彈性時間負責。無論是應該參加什麼活動,還是應該和什麼人相處,都十分值得思考。尤其校內的名人演講、研討會特別多,上學期他參加醫學院的活動,講者中有諾貝爾獎得主及許多知名學者,讓他第一次感覺與尖端研究這麼近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