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國衛院結合美國Molecular Targeting Technologies公司顯影技術,開發出更能精準瞄準癌細胞的標靶方法,不但藥物使用量能夠降低,大幅減少副作用,治療效果也比傳統化療與現行標靶藥物更有效,但目前仍在動物實驗階段,預估5至10年能夠進入臨床實驗。
國衛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助研究員鄒倫表示,目前化療容易導致嚴重副作用,原因是藥物不僅破壞癌細胞,全身部位也都有影響,新開發出的癌症治療方法,就如同導彈,前端有搜尋癌細胞功能,沒有碰到癌細胞不會散發藥物,當發現腫瘤後,才會給予藥物攻擊,治療效果不但大幅增加,也減少副作用影響。
鄒倫進一步解釋,細胞內含有phosphatidyl series(PS),平時不會散發到血液中,然而實驗發現,癌細胞會把PS擴散至血液,新技術使用聯砒啶胺(DPA)能夠找到PA特性,再憑藉著官能基連結抗癌物質,能精準將藥物送到癌細胞部位,雖然藥物使用量降低,但腫瘤部位的藥物濃度卻比尋常治療時高。
當癌細胞死亡數量增加,周邊PS濃度會增加,吸引更多DPA前往,藥物使用率就更好,身體健康細胞更不會受到藥物破壞,雖然目前僅實驗於大腸癌,但鄒倫認為,這項新癌症治療方式,對於乳癌、胃癌、肺癌等身體各項腫瘤,都能有良好效果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